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农业o2o探索“互联网+农业”大生态

发布于:2015/9/17

农业o2o探索“互联网+农业”大生态
农业o2o探索“互联网+农业”大生态。“互联网+农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农业2.0”。农业2.0的本质是以用户为根,以服务为本,实现农业生产效益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农业供应链金融化、农业产业资本化。

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加的是传统行业,而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势必成为转型升级的首要领域。在“互联网+农业”的风口上,移动互联网创业创新成为新时期的弄潮儿。随着一大批有实力的互联网巨头诸如阿里巴巴、京东、网易、联想等发力农业端,“互联网+农业”正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又一个资本市场争夺的焦点。

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农业互联网将成为促进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重要抓手。通过嫁接互联网,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可有效减少行业中间环节,使信息更加透明化,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农资产品使用效率。因此,互联网工具将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并带来万亿级市场空间。

纵观整个互联网农业市场,无论是阿里巴巴的100亿元计划,还是京东的500家县级服务中心,互联网巨头撬开农业市场的手段无疑都是金钱开道。除了那些有钱任性的互联网寡头,还有很多埋头深耕在一线的创业企业同样聚焦于“互联网+农业”这块沃土之上。

目前,专注于生鲜食材配送行业的不仅有91农业网,还有大厨网、美菜网、饭店联盟、链农等,通过食材切入农业领域的还有云农场、一亩田、田田圈、村村乐等玩家。随着食材配送模式探索的成熟,行业的竞争将从人才竞争、模式竞争向资源竞争、资本竞争、生态竞争过渡。

相对于汽车O2O、餐饮O2O、零售O2O领域,生鲜农产品触及线上线下的完整闭环以及畅通运转还有一段很长久的路要走。前不炒的沸沸扬扬的“一亩田裁员事件”便从侧面反映出行业的“浮躁”。农业本来就是很传统的行业,转型升级还需要一步一脚印踏实前行。

互联网+农业”将成为下一个投资热土。“互联网+”自提出以来便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覆盖各行各业,互联网+农业也势必成为大势所趋。现有的传统农业存在以下3个问题:
1)农业市场空间大,但产业相对落后,信息不对称严重;
2)存在大规模分散的用户;
3)交易成本高、交易环节较长、交易可持续性强。

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重要节点。国民消费需求正处于变化升级阶段,传统农业亟需告别以往粗放、低效的生产方式,搭上与现代技术集合的高速列车。我国目前13亿多人口中,近7亿的农村人口的消费潜力正待释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有巨大新增投资需求,这将为稳增长提供持续强大的内需动力。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对农业的渗透,互联网与农业将是创业者的下一个乐园,也将是投资人愿意“豪赌”的另一方热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