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医药O2O“快方送药”获得B轮2亿元人民币融资

发布于:2015/9/18

医药O2O“快方送药”获得B轮2亿元人民币融资
9月17日消息,医药O2O“快方送药”获得B轮2亿元人民币融资。投资方为天图资本,天图资本合伙人李康林加入快方董事会任董事。对于融资用途,熊华林表示将主要用于线下建仓和提升订单密度。

快方送药成立于2014年5月,隶属于北京快方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12月,快方送药获得九合创投数百万美元投资;2015年6月,快方送药获得5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目前,快方送药的团队共有230人左右,除北京外,其业务还扩张至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据了解,此次建仓北京共有17个点,上海、广州、深圳的大仓也已改造完成投入运营。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获得又一轮高额融资,主要是因为快方送药转变了之前的商业模式。熊华林认为,线上线下的O2O模式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整个环节的可控。快方送药最初的业务模式是和单体药店合作,自建配送团队,通过和药店的分成达到共赢的效果。但经过半年的实践,快方送药发现这一业务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①配送时效性的问题。此前亿欧网也体验过市场上主流的医药O2O公司的服务,其配送时效性较难保证,尤其是夜间送药。受药店配送员的限制,药品很难在一小时内配送到用户手中。

②爆单的问题。随着订单量的提升,每家药店的日订单量从原来的几十单达到个别药店300-500单的水平。对于单体药店来说,其进销体系很难承载这么大的体量,经常出现某种药品断货缺货的现象。

③信息化的问题。由于每家药店的ERP系统不同,很难和快方送药现有的信息打通。因此极大的拖慢了拣货效率。熊华林表示,原来药店可能需要1-2分钟才能完成拣货,现在有了大仓只需要30秒即可。

快方送药此次转型主要体现在合作方的不同。为了避免之前的种种问题,快方送药决定跳过药店,直接和药厂合作。这样的好处有两点,一是有较大的价格优势,二是解决了之前药店爆单的问题。从药厂的角度来看,快方送药日峰值7000的单量,也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解决和药店合作低效性的另一个举措就是建大仓。熊华林表示,每个大仓可承载的日单量在2000-3000单。每个大仓的覆盖面积大约在40平方公里,基本和100家药店的覆盖面积相当。建仓之后按每个仓可承载订单量计算,仅北京的17个大仓就可以承载3.4-5.1万的单量。

医药O2O从2015初开始就一直很火热,但时至今日,各医药O2O的玩家纷纷谋求转型。药给力近日表示要学习美国的1 minute开展“一分钟诊所”业务。叮当快药也和春雨医生深度合作,探索“医+药”模式。

每一个时期行业发展到到一定的火热程度,那么你就需要谋求更加有效的经营模式,就像现在的医药o2o一样。一句话,做的人多了,雷同的就多,竞争力就不明显,就需要更加具有创意的点子来谋求发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