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狂欢节才刚刚落下帷幕两个礼拜,包裹还没有全部抵达消费者手中,“黑色星期五”(简称“黑五”)的海外购物狂潮又席卷而来。中国各大跨境电商角力“黑色星期五”。
“黑色星期五”源自美国,距今已有54年历史,具体时间是每年11月的第4个星期五,它是美国圣诞节的大采购日,也是一年中折扣力度最大的时间段,折扣力度以及受欢迎程度完全不亚于中国的“双十一”,所以也被大家称为美版“双十一”。
“双十一”提前透支消费者
“黑五”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但还是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怀疑,才经历完“双十一”的打劫,消费者的腰包和需求已经严重缩水,“黑五”是否能够继续“洗劫”消费者,达到商家预期的销售量呢?
一方面,对于整个跨境电商市场而言,许多业内人士均表示,今年的“黑五”并不会有太大的突破,还将受到“双十一”提前透支的影响。今年的跨境电商呈现出逆势增长态势,而大家也对它(“黑五”)抱有比较大的期望。但值得注意的是,整体国人的购买力在连续的促销当中不断地被透支,不管类似的促销有多少,即使业务量很好看,但实际情况上并不会起到太多刺激作用,也并不会给市场带来太大突破。同时,“双十一”也已经消费了很多购买力。
今年各大电商平台针对今年的“双十一”,都设有专门的跨境版块,也就意味着“双十一”期间消费者已经针对进口产品进行了消费,一个人的消费能力是固定的,而在“双十一”提前消费掉之后,也就一定是会对后面的“黑五”有所影响。
但若纵向比较国内以往“黑五”的销售情况,今年的“黑五”则将取得突破。有专家预测,今年的“黑五”销售业绩一定比去年黑五至少高出一倍多,尽管去年也有黑五,但是业内没有多提,而今年一起做流量,肯定会比之前有所突破,只不过是翻几倍的问题而已。
跨境电商“起舞”
国内的“黑五”促销并不是从今年才开始的,去年亚马逊(中国)也已经举办过一次。与往年明显不同的是,今年的“黑五”大促销中,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企业共同搭建起了“黑五”大促的竞争舞台,它们传递着国外销售狂潮的氛围,也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一个海外商品的促销季。
为什么今年“黑五”的舞台会突然变得如此热闹呢?
一方面,跨境电商整个大背景下,有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跨境电商政策逐渐完善明朗,不管是海关、保税仓,还是其他一系列的鼓励支持政策,对于跨境电商而言都是利好形势。并且,今年上半年1-5月中国进出口同比下降7.8%,而跨境电子商务的净出口交易额增幅却超过了30%,中国外贸连续5个月负增长的情况下,跨境电商却依旧能够表现出逆势上扬、向上狂飙的增长态势,对于跨境电商企业而言也是利好信号。
另一方面,从国内“黑五”的发展历程来看,“黑五”已经进入到自身发展的第一阶段的末尾,而明年也即将进入第二阶段。“所有市场都有三拨人员,第一拨是尝鲜者,第二大拨是跟随者,最后一拨是打死都不进来的。而现在‘黑五’属于第一阶段的收尾,第一阶段从2013年开始陆陆续续有人做,然后是天猫国际,到现在的京东、苏宁,以及各个卖家也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商城。从最初的什么都没有,到开始搭建平台、基础客户运营,到现在的基本成熟。”钟伟国指出。
明年,“黑五”的第二发展阶段,也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这个竞争舞台。钟伟国透露道,百联、新希望、海航等企业,他们其实在2014年就开始关注跨境电商,今年开始准备,而明年上半年准备完毕,然后先打一个“6·18”小仗,等到“双十一”、“黑五”,才是到了真正的两场竞争。除此之外,目前所谓的“黑五”,甚至包括跨境电商,其实都还只是纯线上的PK,而O2O跨境电商模式还没有加入进来,它们要等到明年才开始真正加入比赛,而那个时候“黑五”也就到了第二阶段。
因此,为了能够在明年的竞争中占取有利地位,今年众多跨境电商加入“黑五”的“真正目的其实是排名赛”,钟伟国坦言,过去跨境电商企业很少,所以没有形成相应的市场规模,包括整个市场氛围也没有营造起来。但是今年,在跨境电商的政策前提下,无论是大型跨境平台,还是独立商城平台,都已经达到一定数量规模,可以营造出竞争的氛围和舞台,换句话说,就是可以“打一架”了。
另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实“黑五”只是属于美国、欧洲地区,而在中国的海淘市场中,包括今年的“黑五”,日韩产品的比例其实很大,并且日韩市场也是主要市场,但与此同时的事实是,日韩本身并没有“黑色星期五”。所以,钟伟国表示,“黑五”其实只是一张营销牌,为了制造出一个营销氛围。
黑五折射出了国内消费升级的信号
跨境电商借助“黑五”造势的背后,也折射出了国内消费升级的信号。
首先,卓赛君表示,需求量方面并不会因为促销变得特别庞大,它跟平时的日用产品不太一样,“黑五”促销的品类,或者消费者关注的具体类别和商品,这些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当然并不排除,促销完成以后,很多商家的销量会变得比较好看。
如此一来,这样的促销大节也将产生“泡沫”,卓赛君指出,就像中国的资本寒冬,因为它有泡沫存在,泡沫本身是各种补贴,通过一些行为拉高了,即使销量很高,又说明什么呢?我觉得它并不是一个常态。因为这种现象需要一连几年的观察,我们才能确定跨境促销节点会形成怎样的平衡。
钟伟国也表示,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是固定的,跨境电商的销量就像PC移动迁移一样,只是从某一个终端去到另外的一个终端,从国内到国外。因此,第一个问题是,随着现在整个跨境电商的普及,包括整个产品品类的丰富,它首先要替代的是国内原本的进口产品,而第二个要替代的则是国内普通消费的产品。另一方面,随着跨境城市的普及,以及进口产品消费的普及,这样来看明年的趋势,跨境电商一定会成为“6·18”和“双十一”的一张主打牌,继原本的“双十一”、“双十二”之后,未来又会多一个真正的“黑五”。今天的“黑五”是跨境电商小圈子造的一个势,未来会继续持久化,就像当年的“双十一”不叫“双十一”,而叫“光棍节”一样,会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双十一”。
促进服务体系成型
面对海内外知名的“黑五”促销大节,尽管“双十一”消耗了部分国人的购买力,但是面对国人强大的购买力,依然有业内人士担心促销过程中会出现货源供给、服务系统等方面问题。
据记者了解到,对于海外“黑色星期五”,海外商家一般先囤货,然后消费者进行疯抢,疯抢的人群又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海外本地人,这些是真正的消费者;第二类是我们中国的海外买手。
而跨境电商的供货模式一般有海外直采和保税备货两种模式,海外买手也就是通过海外直采的模式将这些抢到的商品寄回给国内消费者。以日本市场为例,许多中国跨境供货商的海外货源并不是来自于品牌商、总代理商和渠道商,而是来自海外买手去门店终端的淘货;而保税备货模式也就是指国内的企业在“黑五”来临之前就将商品存放在保税仓里面,不需要海外买手去海外门店中抢了。
对于这两种供货模式,钟伟国认为,货源不但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反而会促进未来的货源更好地供给。通过这次黑五之后,一些海外门店会更大地做足备货,他们不一定会注重到买手市场,因为他们只会看到,这一天销售额到底上升多少,至于其中多少是当地的消费者贡献的,多少是中国的海淘买手贡献的,估计它们并没有具体数据显示。
服务系统方面的问题也备受关注。近年来,因为促销节期间订单量、销售额的单日爆发式增长,经常导致服务器瘫痪等问题,比如今年天猫“双十一”期间就出现了凌晨支付系统瘫痪的问题。钟伟国认为,这是企业成长的自然规律,这些企业能通过“黑五”这种大额促销让整个业务体系和系统体系经历一次大考验,是有益无害的。每年“双十一”结束之后,阿里的软件体系一定会升级,出现的状况能够促使企业主动对系统进行升级。
今年黑五的让跨境电商火了一把,同时也突出了一些问题,跨境电商平台应该反省修缮自身平台的缺失。以迎接越来越火爆的跨境电商大战!
中国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带动国际购物日在华普及
中国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美国“黑色星期五”购物日在中国的普及。“双11”购物节在这里刚创下巨大的交易量,电商热情未褪,又欲使“黑色星期五”成为国际版的“双11”。
亚马逊中国去年举办了首届“黑五”购物节,在48小时内,国际品牌商品的销售比上月同期增长了13倍,订单量增长了近30倍。
今年,消费者在亚马逊上的消费热情不减。亚马逊中国销售数据显示,购物节11月18日正式开始,一周以来,它的“海外购”日均销售额已达到升级前一周的3倍,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5年1月至10月,美国亚马逊网站上来自中国的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倍。
支付宝海淘的“黑五大促”预热场刚开始几天,平台上梅西百货的Michael Kors手袋已经被买走了30000多只,GNC的营养品被买走了50000多瓶,薇美铺的面膜被买走了8000多片……
天猫国际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澳大利亚成为奢侈品进口消费前五名目标国,最畅销品类集中在服饰(羽绒服)、箱包、手表、钻石、免税店万元购物卡,消费力最强的五大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