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新零售的概念是虚妄还是希望?

发布于:2017/12/12

 时光如梭,一眨眼2017已经来到了年末。这一年中国经济整体保持了较为稳健的发展,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与重要支撑力量,而在这背后是整个中国零售业的共同努力与支撑。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周期相对应,我们的零售业也还处于成长与发展的阶段,只是我们中国零售业面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费结构升级与变化,显得更加具有未来与活力。

一个带火的概念是虚妄还是希望

2017年最火热的商业概念莫过于“新零售”。一直以来都不怎么时髦和热闹的零售业也因为“新零售”变得异常热闹和时髦,创新、裂变、坚守、融合成为零售行业的年度代名词。

毋庸置疑,2017成为了新零售元年,这场由线上大佬发起、线下豪强与资本猎手纷纷加入的商业变革就这么覆盖了整个零售行业。无论是传统的超市大卖场、还是资本新宠的便利店业态,亦或是各类品牌商的独立专卖店业态,无不把“新零售”视为不可回避的趋势与方向。

技术的进步推动行业的升级与突破这本是一个基本的演进规律,只是面对不同行业,技术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是有差异的。零售行业融合了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这些新技术后是不是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否就如阿里所言,解决了传统零售运营的效率与成本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与感知,这个还需要有待时间来进行验证。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无论我们今天怎么搞“新零售”,怎么描述新零售的“新”,都还是零售本身,零售要素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越热闹也越虚妄,也就越需要我们能够更加清醒冷静的去看待这种热闹背后的本质,剥去新零售这层外衣,2017年中国零售的变革与尝试中也越来越呈现出一个趋势:回归原点、精进价值。

“新零售”的背后是好零售与差零售的分界线

中国零售业在2017年发生的变化,除了引起媒体高度关注的各类具有互联网叠加效应的零售模式整合与融合外,更有为数众多的中小零售企业潜心探索、深耕细作的精进与蜕变。

话题可以启发思考与自省,但话题之外驱动一个行业发展的还是那些真正热爱和理解这个行业存在意义与价值并能够兢兢业业夯实行业根基的零售企业、物流企业、制造企业,没有这些企业的坚守与进步,新零售的“新”也只能望梅止渴。

无论我们基于怎样的动机与认识去推动零售业的变革与升级,都无法脱离更好地服务顾客、更好地满足和创造需求,这是原点也是价值的根基。2017我们被“新零售”海洗了大脑,放眼望去更像是夜场里吃了摇头丸的疯狂,过度的强调和解读“新零售”的核能效应,本身也恰恰是“新零售”的虚妄与不成熟,而这也不应该是零售业、零售人所应有的选择。

相反的是,从过去、现在到未来能活着的都是能够回归原点、精进价值的好零售,而无法活着走向未来的则一定是原点不清、价值模糊的差零售。所以,2017虽然是新零售元年,但我想新零售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开始有了好零售与差零售的分辨,有了重新思考和反省零售业价值与意义的能力,有了撕掉面具看见真相的希望。

技术和资本可以驱动零售的进步,但改变不了零售的本质

零售的在线化、智能化、数字化本身是技术进步下的必然而非谁家独有,只是不同的零售企业所接入的程度不一罢了,接入的深浅不是由这些技术决定而是由零售企业自身所定位和沉淀的顾客经营能力决定。走路有走路的自由、骑马有骑马的豪情、坐车有坐车的乐趣,多元的存在才是一个行业健康和活力的表现,一元是妄想也是毁灭。

未来,对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所推动的新零售,对于资本介入所支撑的新零售,如果无法从根基上回归零售本质,以流量入口整合为基本动机的新零售还是会面临流量枯萎,不可持续的窘境,所能实现的价值创造还是会停留于概念强大、现实残酷的阶段。

强者看到的是自己、弱者看到的是别人

而对于纯粹的零售企业而言,与其进入迷雾中探索别人家的新零售不如围绕自己的能力积淀去培育出自己的好零售基因,让自己成为顾客需要和喜欢的价值型企业远胜于让自己成为顾客不认识、没感知的概念型企业更可行。

零售企业的“新”不在于模式的新,而在于通过不断夯实商品、服务与信息化的基础支撑,建立起以“存量顾客”为基础的经营体系,不断提升服务顾客的软硬实力,不断“更新”服务顾客的认知与理念,持续精进。让每一位进店的顾客因为你的存在而幸福而安心。

中国零售正迎来百花齐放的时代

2017对于中国零售业的意义在于,新零售为中国零售业支起了一张网。随着这张网的抖动,金子与沙子自建分晓,从全国到区域,从综合性零售商到专业零售商,真正的斗士与英雄开始登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老百姓的消费意识与消费偏好的持续改善,中国零售业正迎来百花齐放的时代。

来源:联商网 孙裕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