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农产品上行应提高法制观念,规避职业打假

发布于:2018/1/25

 电商的高速发展,让职业打假人的注意力逐渐由超市、商场逐渐转向电商平台,这主要因为其销售量大,涉及消费群体大,问题比实体店多。随着职业打假的“专业普及”,标准化程度的高的“工业品”电商得到一定的规范发展。而职业打假人的眼光逐步盯住了蓬勃发展的农村电商,农产品上行逐渐成为“众矢之的”,地方政府在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的同时,必须增强法制观念,特别是普及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律关于销售的农产品的规定。这些专业性极强知识的普及,必须由地方政府专业培训和辅导,否则,会让农村创业者陷入无休止的烦恼之中,影响农产品上行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农产品上行一定要进行法制观念的升级,农产品的网络销售不是将“生产端”的小农经济带到“销售端”,农产品上行一定要从“标准化、生产认证、品牌培育和质量追溯”着手,才能保障农产品“合法”上行,农产品上行的法律专业知识的培训理应成为必须课!

一、商品的包装和成分标示

一定要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第27条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等。《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产品标准代号和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

目前围绕着初级农产品销售的打假行为日益增多,如很多农村创业者自己晒制的地瓜干、山楂干等,在传统的商贸集市市场销售没有问题,但是在网上销售,必须得有QS或SC的生产认证,否则就是三无产品,容易成为打假的目标。

对于大部分创业者而言,而要想取得生产认证,厂房、机械设备、卫生条件、检验检疫等很多硬条件成为短板,至少也要一两百万元的资金,这些都成为困扰农村创业者的困扰,明知道缺乏认证不可以全网销售,但是为了生存发展,选择流量不大、监管不严格的平台进行销售,成为影响农产品上行规模的现实难题。

启发:

1、创业者可以联合起来进行产品的注册,共同进行产品的认证,一方面可以抱团取暖,另一方面则安心放心合法经营。

2、政府出面成立行业协会或者电商公司,进行区域共用品牌的注册和认证,为创业者提供“合法”销售的产品,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如,重庆秀山就成立国有控股的云智科贸有限公司注册了“武陵遗风”和“边城故事”两个区域共有品牌,供创业者使用。

二、宣传用语引起的纠纷

根据《广告法》第九条规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还规定广告不得使用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地宣传食品具有治疗作用,也不得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该食品的治疗作用。

地方农村产品上行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创业者法律意识较淡,产品极容易出现宣传用语的纠纷,如,蒙阴一家销售“麦饭石”保健杯的商家跟我反映,他们标注了产品“保健”的功能,被职业打假人盯上;还有石河子销售雪莲的厂家,宣传雪莲降“三高”,也被职业打假人盯上。虽然他们的产品质量没有问题,但是因为宣传内容违反了国家《广告法》,最后不得不“掏钱免灾”。

启发:

地方政府在推进农产品上行过程中,往往注重产品本身,忽略了营销和宣传;此外,关于农产品上行的法律方面的培训少之又少,往往农民创业的理想很丰满,一创业就遇到现实的“骨感”。加大法律方面的培训成为农产品上行的必修课。

三、价格和促销行为引起纠纷

农产品上行过程中,商家为了获取流量,会不定期搞一些促销活动,地方农产品上行往往价格体系紊乱,商家随意定价,往往因为价格引起纠纷,成为职业打假人的目标。根据《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关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有关条款解释意见的通知》等规定,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价,诱骗他人购买的,应属价格欺诈行为,其中“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促销活动前7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果前7日内没有交易,以本次促销活动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作为原价。

四、质量和商品过期引起的纠纷

很多农产品都没有标注质量分级,甚至连保质期限都没有标准出来,典型的“三无”产品,在互联网上极容易成为打假的目标。我认识的葡萄干销售商家,连分级标准都没标准出来,最终付出代价换来教训。

五、应对策略

(一)如何认识职业打假人

1、职业打假人以谋取非法暴利为目的的购物,以消费者名义进行职业打假,“合法”不合理,

2、职业打假人对法律非常精通,利用创业者的“漏洞”来谋取利益。

3、职业打假人往往组团发展,分工明确,一旦被盯上,往往只有“花钱免灾”。(工商局一般会建议被投诉人和职业打假人私下协商,进行私了,一般都是赔偿500到几千元)

(二)应对策略

1、电商从业者要对自己的产品包装、网店宣传用语等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部分进行整改,规范发展。

2、具业内资深人士介绍,被职业打假人盯上后:

(1)不要立即赔款,要积极与其协商,讨价还价;接到工商局电话后,如实反映提供相应的资料,按照流程进行“拖延”,甚至复议,提高职业打假人的成本。

(2)得理据争,收集相关证据,及时向警方举报对方敲诈勒索。如,义乌警方根据店家举报,侦破了杨某的敲诈勒索案(不到一年时间,杨某就伙同女友、朋友投诉不开发票的网店多达2700多次。其中,他们“主动”撤销200多条投诉后,向网店卖家敲诈得来12.8万多元赃款)。同时警方提醒网店卖家,遇到类似恶意敲诈切勿“花钱消灾”,要及时跟电商网站反映并向警方求助。警方会进一步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经验教训】

我们不能因为农民收入低,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就不遵重市场规则,而农民手中的产品要想销售出去,单纯靠农民自己肯定实现不了多个环节的认证,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引导农业生产走适度规模化发展道路,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进行标准化生产,注册商标和品牌,加大生产认证,完善自身的制度;同时地方政府一定要让工商、质检和物价部门参与农产品上行中去,加强法制观念的提升,进行专题培训班,提升创业者的法律意识,降低农产品上行的成本。

来源: 亿欧 李建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