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躁动的中国零售业,到底在背负着什么?为何成为被飞起来的那头猪!

发布于:2018/9/14

 太多的能量突然涌来,倒逼着中国的零售业不得不走上了转型变革的风口浪尖,疯狂地被飞了起来。

可否这样理解,扎扎实实走过二十多年的中国传统连锁零售业,突然从某一天开始被资本、技术、制造、消费、发展、创新、政策、舆论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路神仙集体锁定,这一连结着最大消费市场的终端,不正是他们在苦苦追寻的过剩能量的释放口吗?

汇聚巨大能量的风口上面,终于找到了那头猪!

也许这句话我们不爱听,但回顾近几年零售业发生的一切、环顾四下的零售业芸芸众生,大家都在做什么,忙什么,焦虑什么,幻想什么?你或许会默默地点头,是的,中国的零售业,已经被飞了起来。

首先是资本云集零售业。

不得不承认,资本的嗅觉是最灵敏的,中国现代连锁零售业发展20多年来,从没有出现过近几年这样密集的模式创新,从各种新零售业态创新品牌的此起彼伏到线上线下O2O的电商巨头加持,从以永辉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企业自身的蝶变、大润发的卖身阿里寻求转型到各种无人店的来去匆匆,甚至出现中国传统零售大大小小领军企业的集体站队阿里系、腾讯系……无一不与背后资本的推动密切相关,资本开始让增长趋缓的零售业躁动、虚假狂欢起来。

再看技术。

新技术的应用无疑在改变着零售商的模式与大众的消费习惯,但是新技术、大数据这种本可以普惠行业的科技应用被掌握它的少数巨头企业过度包装夸大,传统零售企业要想引入,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甚至要以相当的股权交易来实现。

而所谓大数据的分析、顾客的精准定位,能够真正为零售企业带来多大的增量市场?顾客的需求就客观地存在在那里,比如商圈周边5万名顾客下一周的购物需求,在我们提前一周了解了和我们没有大数据时并不了解下的两种情况,在下一周满足整体5万名顾客的需求所采取的商品储备、营销模式方面会有多大的区别?因此,问题的根本还在于零售商的商品力。

但我们并不否认新的技术应用带给消费习惯的改变,而零售商在适应消费者的改变方面,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新的技术应用正在快速在越来越多的大大小小零售渠道终端推广开来,即使规模很小的传统零售企业也发现,其实引入线上支付、体验、O2O等实现数字化的门槛在变得越来越低。

第三,以供应链、向制造业延伸的名义。

零售业能否主导制造业?一家零售企业且不论规模大小,能否打造出自己主导的整个上至生产制造、下至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的整个生产、流通、消费的产业生态闭环?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乐此不疲,可是,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是否真的考虑清楚了?即使永辉如此实力雄厚的零售企业都在不断地探索与上游制造、分销的巨头大鳄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共同服务于永辉的整个供应链。

难道我们每一家企业都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从生产、流通到销售各环节的主导者,巨无霸?

第四,到底什么才是零售的未来?

创新必然伴随着躁动,创新也必然面临着成为先烈,当前的中国零售业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也是正不断出现飞翔起来的一头头猪仔,当然也可以说是大浪淘沙的前夜,在过剩的产能能量不再急迫地需要得以释放之前。

大浪淘沙后的零售应该是什么样子?效率更快、品质更高、服务更好?或许这些都是行业期许的零售业创新的标签。

但是,零售的本质还是商品力,其他一切的体验、服务、效率等都是衍生出来的附加值,而这样的零售创新造成的唯一结果就是使零售背负起了更多的成本,也就是说消费者将会为此付出更多的资金,因为你消费的不仅是商品,还间接地为很多科技应用、附加值服务等商品之外的成本买单。

当前的中美贸易战,直接给国内相关产业带来冲击的有家具业、机械制造业、钢铁、信息技术、化工产品、纸制品、服装等产业,加之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产生的过剩产能,也就是说,最终需要消费者通过商品的消费来养活更多的相关产业链。

回归商业本质,表面上都在倡导,但有多少家企业不是在躁动着往风口的方向狂奔,幻想着自己的企业能够飞起来?真正在回归商业、商品本质上扎实深耕的企业,现在能有几家呢?

探索、创新甚至投机,其实都没有错,如此才会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变化与启发,但是,需要担心的是,躁动下的中国零售业能否接得住、接得久产能过剩往整个消费口转移的这副重担,能否在风口上持续地飞下去。

来源:龙商网作者:刘朝龙

【返回】